藥材名稱 | 藥理 | 應用 |
---|---|---|
川芎 |
1. 對心臟的作用 2. 對冠狀動脈循環的作用 3. 對外周血管與血壓的作用 4. 對血小板聚集與血栓形成作用 5. 對血脂及動脈粥狀硬化斑塊的作用 6. 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7. 對平滑肌的作用 8. 抗放射作用 9. 毒性 |
1. 冠心病 2. 閉塞性腦血管病 3. 其他 |
當歸 (補血) |
1. 對子宮作用 2. 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3. 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4. 抗炎鎮痛作用 5. 抗貧血(重要的補血藥) 6. 抗菌作用 |
1. 婦科疾病 2. 血栓閉塞性管脈炎 3. 肝炎 4. 縮窄性大動脈炎 5. 呼吸道疾病 6. 神經、關節或肌肉痛 7. 皮膚病 8. 貧血 9. 菌痢 |
黨參 (補氣) |
1. 對生物活動能力的影響 2. 對機體反應性的影響 3. 對巨噬細胞功能的促進 4. 對血液系統的作用 5. 對血糖的作用 6. 對心血管的作用 |
1. 神經官能症 2. 造血系統疾病 3. 脾胃虛弱 4. 胃手術後用藥 5. 胃潰瘍 6. 妊娠嘔吐 7. 腎炎 |
枸杞子 (補腎) |
1. 增強非特異性免疫作用 2. 造血作用 3. 生長刺激作用 4. 降血脂、保肝作用 5. 將血糖作用 6. 對眼睛的作用 7. 對生殖系統的作用 |
1. 腎虛精血不足 2. 慢性肝病 |
冬蟲夏草 |
1. 平喘作用 2. 對心血管的作用 3. 對腸管、子宮平滑肌的作用 4. 抗腫瘤作用 5. 抗菌作用 |
1. 肺虛咳血、腎虛陽痿等症 2. 晚期惡性腫瘤 |
甘草 |
1. 皮質激素作用 2. 抗炎作用 3. 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4. 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5. 解毒作用 6. 鎮咳祛痰作用 7. 降脂作用 |
1. 皮質激素作用 2. 抗炎作用 3. 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4. 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5. 解毒作用 6. 鎮咳祛痰作用 7. 降脂作用 8. 腓腸肌痙攣 9. 紫癜 |
白术 |
1. 強壯作用 2. 利尿作用 3. 降血糖作用 4. 抗凝血作用 5. 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6. 抗腫瘤作用 |
1. 婦科手術後便秘 2. 消化不良 3. 胎動 4. 自汗和流涎 5. 眩暈 6. 白細胞減少症 7. 面目四肢浮腫及妊娠浮腫 |
地黃 |
1. 對腎上腺皮質功能及皮質醇分解代謝的影響 2. 抗放射作用 3. 保肝作用 4. 對血糖的影響 5. 對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6. 止血作用 7. 利尿作用 8. 抗炎作用 9. 抗真菌作用 |
1. 免疫性疾病 2. 傳染性肝炎 3. 高血壓病 4. 皮膚病 |
肉桂 |
1. 對腸胃消化機能的影響 2. 對心血管的作用 3. 升白血球及抗放射作用 4. 抗菌作用 5. 抗吸血蟲作用 |
1. 腸胃受寒、腹痛便瀉 2. 胃腸功能失調 3. 支氣管哮喘 4. 血虛氣衰 |
阿(ㄜ)膠 |
1. 對造血系統的作用 2. 抗休克作用 3. 對進行性營養性肌變性症的影響 4. 對鈣代謝的影響 |
1. 造血系統疾病 2. 先兆流產 3. 出血症 4. 其他 |
柴胡 |
1. 中樞神經系統作用 2. 抗炎作用 3. 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4. 對循環系統的作用 5. 對血脂的影響 6. 對代謝的影響 7. 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8. 對腎臟排尿的影響 9. 對病原體作用 |
1. 發熱 2. 肝炎 3. 口腔念珠菌症 4. 尿毒症 5. 急性膽道、胰腺炎感染 |
茯苓 |
1. 利尿作用 2. 鎮靜作用 3. 抗腫瘤作用 4. 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5. 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|
1. 水腫、小便不利 2. 神經衰弱 3. 失眠 4. 脾胃虛弱所致消化不良 |
鹿茸 |
1. 強壯作用 2. 對循環系統的作用 3. 性激素作用 4. 對創傷的影響 |
1. 造血系統 2. 虛損 |
淫羊藿 (補腎) |
1. 對內分泌的作用 2. 鎮咳、祛痰、平喘作用 3.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4. 對血脂的影響 5. 對血糖的影響 6. 抗炎作用 |
1. 慢性氣管炎 2. 冠心病 3. 高血壓 4. 脊髓灰質炎 5. 神經衰弱 6. 降血脂 |
杜仲 |
1. 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2. 抗炎作用 3. 對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的影響 4. 利尿作用 5. 對子宮作用 |
1. 高血壓 2. 神經衰弱 3. 補腎 4. 安胎 |
公告版位
手機 隨手拍 懶得修圖 頂多裁簡。
紀錄:食記、旅遊、學習、遊戲、逗B等走過的日常生活
- Feb 06 Thu 2020 21:00
常見中醫藥材之藥理及應用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